新落地的《水十条》不再停留在减少排量、控制排放标准等旧手段上,而是直接把河流等水体的改善程度作为考核标准。《行动计划》明确,到2020年,要实现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,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,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,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,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。到2030年,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整体改善,水生态功能基本恢复。要达到这个目标绝不容易,数据显示,目前全国工业、生活污水等排放远超环境容量。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中,近十分之一丧失水体使用功能(劣于Ⅴ类),京津冀区域内劣于Ⅴ类的断面比例高达34%,从1995年开始,全国已经累计发生了1.1万起突发水环境事件。环保部污防司副巡视员陈永清介绍,在全部措施中,涵盖了解决城市水体黑臭等水质量污染问题、修复保护水生态、防范环境隐患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,这些措施都落实到“具体部门”。具体来看,针对目前部分企业排污量大的情况,《行动计划》提出,对“小型造纸、印染、电镀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“十小”企业严格“清除”,对焦化、有色金属等排放强度大的十大行业,要实施清洁化改造,企业必须全面达标排放。如果超标排放,会被黄牌警告,进行限产或停产整顿;整改不到位且情节严重,就会被红牌“罚下,一律停业、关闭。从2016年,这些企业的信息将定期向公众公开。以上有上海耐励泵业为您转载,信息来源:互联网
|